“飛驒牛”是指在岐阜縣內經過14個月以上肥育的黑毛和牛。依日本食用肉等級認證協會實施的認證體系,可食用率為A級或B級,肉質等級為5級、4級、3級,經飛驒牛品牌推進協議會事務局確認并認可的,才能有此稱謂。不合此標準的,則被稱為飛驒和牛。
滿足下述4項條件並經飛驒牛品牌推進協議會事務局確認及認證的牛肉
被認證為”飛驒牛”的情況下,會發放飛驒牛標識標籤。飛驒牛標識標籤上將明確記載肉質等級、養殖者位址姓名、牛的識別號碼和認證日期。
自1945年起,岐阜縣養殖的牛都兼具耕地的功能,即所謂的”耕牛”。進入1955年(昭和30年代)以後,隨著農業機械化的不斷發展,開始了從”耕牛”向”肉牛”的轉變。到了1965年(昭和40年代)以後,其肉質以及增重受到了關注,為了將其徹底轉變為肉牛而開始了改良。這一趨勢在整個日本蔓延開來,各個縣為了相互競爭改良成果而開始舉辦和牛奧運會,即” 全國和牛能力共同促進會 “(俗稱:全共)。
1975年(昭和50年)後,岐阜縣內養殖的牛都還是根據各個地區來命名的,但是統一名稱的時機已經成熟,所以開始將縣內養殖的牛都統稱為”岐阜牛”。
在1980年,從兵庫縣引進了之後被稱為”飛驒牛之父”,為品牌的樹立作出核心貢獻的安福“Anfuku”。安福於1980年誕生於出產但馬牛的兵庫縣三方郡村岡町,1956年以1000萬日元中標。在現在的高山市清道町縣畜產研究所,作為種牛開始飼養。
其所產之牛接二連三地獲得了優異的產肉結果。之後為了將統一名稱從”岐阜牛”改成”飛驒牛”並推廣品牌,在當時已經取得”飛驒牛”商標的株式會社吉田HAM的全面支持下,於1988年成立了飛驒牛品牌推進協議會。飛驒牛的歷史便從這裡開始了。
具有土地遼闊、水質清澈、空氣清新以及四季分明的冷暖差異和晝夜的氣溫差異等特點,正是這樣的自然恩惠才造就了”飛驒牛”。
另外,岐阜縣擁有世界遺產白川鄉等豐富的旅遊資源,因此彙集了來自日本全國各地的遊客。為了一睹古老的街道、著名的溫泉、可俯瞰濃尾平原的金華山和岐阜城等的風采,近年來,不僅是日本國內的遊客,還有很多外國遊客也慕名前來。
2002年在岐阜縣舉辦的第8屆全國和牛能力共同促進會(Zenkokuwagyu no Uryokukyoshinkai)上,俗稱“Zenkyo”,又稱“和牛奧運會”。”飛驒牛”獲得了日本第一,自此,”飛驒牛”的名聲響遍了整個日本。該共進會每5年舉辦1次,是日本國內優秀的和牛彙聚一堂、一較高下的大會,該大會還被稱為”和牛奧運會”,可見其規模之大。其中分為競爭改良成果的”種牛部門”以及競爭肉質的”肉牛部門”,飛驒牛在兩個部門分別獲得了名譽獎(內閣總理大臣獎)和最優秀胴體肉獎這一最高獎項。
在5年後舉辦的第9屆大會上,飛驒牛仍然獲得了最優秀胴體肉獎,得以蟬聯冠軍。
近年來,在近畿東海北陸聯合肉牛共進會上,繼續蟬聯冠軍。該共進會有擁有松阪牛、神戶牛以及近江牛等非常著名的品牌牛的縣參加,而飛驒牛在2012年、2013年、2015年獲得了最優秀胴體肉獎(農林水產大臣獎)。
這也是作為他父親安福的繼承人而出名的!肉質特別優秀,在第8善協,肉牛區的後代在日本最閃耀。
飛驒白生的孩子。產婦在九宮都是大成功。公牛是肉質優良的公牛,是目前飛騨牛產區的強勢領頭羊。
飛驒白生的孩子。作為下一代王牌的期望很高,在田間後代測試中的雜交結果是日本最高的。
繼承了”安福”血脈的”飛驒白清”,以及”白清85之3″、”花清”等眾多雄性種牛(父牛)在岐阜縣內表現活躍,為飛驒牛品牌的進一步發展做出了貢獻。
另外,岐阜縣在公益社團法人日本食用肉等級協會實施的胴體肉等級評估中,最高等級5級的比率超出全國平均水準,由此可見養殖者的育肥技術之高超。
飛騨牛隻用天然飼料飼養。以乾燥的稻草為基礎,在考慮到奶牛的健康狀況的同時,給予玉米和小麥,每頭奶牛都經過精心飼養。
繼承安福族血統的母牛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優質牧場上放牧,度過悠閒的妊娠期。當小牛出生時,它通過喝三個月的母乳來成長。
斷奶後,奶牛在寬敞的牛舍中飼養約5個月,易於運動,我們關心小牛的健康並飼養牠們,使它們成為肉牛的基地。然後,八個月後,我們將進入育肥期,給奶牛育肥。要想長成一頭大牛,首先要造一個健康的大肚子,給它餵很多好吃的。它經過大約 20 個月的精心培育,成長為美味的飛騨牛肉。
我們專營日本各產地和牛批發銷售,代客採購或拍賣知名品牌牛(銘柄牛),分銷各類和牛級別(A5 / A4 / A3 / F1),急凍或冰鮮,部位或全牛,現貨或期貨,定期產地海運空運直送到港。 關閉